[摘 要]劳动教育可以增智、树德、强体、育美。劳动教育既是教育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开展劳动教育,必须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强化综合实施、坚持因地制宜,使劳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完美融合,共同构成新时代中国特色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高校劳动教育;本体价值;综合施策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件对于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劳动及劳动教育的本体价值
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高等教育现代化进行战略设计和安排。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养人才、造福人民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劳动和劳动教育对于教育来说具有本体、本来、本原的意义和价值。劳动可以增智,劳动可以树德,劳动可以强体,劳动可以育美。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没有劳动,没有劳动教育,其他教育都无从谈起。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中,劳动或者说劳动教育是理解人类历史、解释现代社会、把握未来世界的基本方式和总锁钥。
劳动是人类文明的“太阳”。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只要社会还没有围绕着劳动这个太阳旋转,它就绝不可能达到均衡”,“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显然,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视野中,劳动是社会关系的“太阳”、核心、轴心、本源。这是因为,第一,劳动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个伟大发现的基石。马克思用劳动这把钥匙打开了人类社会奥秘的大门,创立了唯物史观;马克思以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为前提,厘清了劳动和劳动力的界限,揭开了剩余价值的秘密。所以,劳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学说)进而在整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造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以至于可以说,没有科学的劳动理论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第二,劳动是人之为人,也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按照唯物史观的逻辑,劳动决定了人类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转变,劳动是人类历史的第一推动力。马克思直言,劳动不用说停止一年,就是停止几个星期或几天,人类社会就难以存在了!劳动之所以具有这种根本的解释力,核心就在于劳动是人类改天换地的物质力量。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从我国五千多年的血脉基因和文化图腾考察,劳动是一种归属和认同;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创客”时代的文化氛围考虑,劳动是人生出彩的点睛之笔和奋发图强的创造源泉;从“奋斗才是幸福”的人生哲学考量,劳动意味着一种责任和担当;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思量,劳动是不可遮蔽的人类精神文化之美。劳动之所以能够成为人类普遍的精神图腾,成为中国人心灵世界的精神标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文化符号,最根本上是由劳动的“轴心”地位决定的。
劳动是社会演进的真正“血脉”。一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文明演进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各族人民的劳动史。“华夏国之魂魄兮,古今民之肝胆。”从刀耕火种、专事稼穑的农耕时代,到机器生产、商业兴盛的工业文明,再到如今网络发达、互联互通的数字时代,自强不息、追逐梦想的精神,勤劳苦干、辛勤劳动的品格亘古未变、一脉相承,甚至已成为兴国之魂、民族气质。古代愚公、李冰、鲁班及其“工匠精神”,近代王进喜、孟泰、邓稼先和他们展现出的无私情怀,当下郭明义、王继才和其弘扬的大爱精神,都是中国人灵魂深处的精神雕塑,那永恒不朽的文化之美,恰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精神折射——勤劳坚韧,崇尚劳动。
劳动教育是教育问题更是政治问题
劳动教育既是教育问题,更是政治问题,是政治立场、政治感情、政治认同问题。我们甚至可以说,对劳动、劳动者、劳动模范、劳动成果、劳动精神的态度,从根本上体现了一个人的人格和一个政党的性质状况。恩格斯曾经指出:“其实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成财富,但是劳动还远不止如此。它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中,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是人类的本质特征和存在方式,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原则。
加强劳动教育是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讲话中围绕劳动、劳动者、劳动模范、劳动精神、劳模精神等进行深刻阐述。这些重要论述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又创造性地勾勒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路径。“实干兴邦”的劳动实践观、“崇尚劳动”的劳动价值观、“热爱劳动”的劳动教育观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尊重劳动、倡导劳动、保护劳动,是社会主义先进性、优越性的显著标志和前提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劳动、劳动者、劳动模范、劳动精神、劳模精神的立场和态度,不是一般的经济问题、伦理问题、社会问题,而是十分严肃的政治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劳动,是共产党人保持政治本色的重要途径,是共产党人保持政治肌体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共产党人发扬优良作风、自觉抵御‘四风’的重要保障。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弘扬劳动精神,增强同劳动人民的感情,带头在各自岗位上勤奋工作、踏实劳动。”显然,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是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
加强劳动教育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马克思曾经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教育是在特定生产关系下产生的,不同的社会历史和社会制度,决定着不同的教育目的、教育方针、教育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方向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就决定了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包括正确的事业观、审美观、劳动观。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劳动教育具有更基础、更基本、更“原初”的意义和价值。如果说德育侧重解决人生观问题,智育侧重解决心智开发问题,体育侧重解决身心健康问题,美育侧重解决陶冶情操问题,那么劳育则侧重解决劳动感情、劳动观念、劳动技能问题。在“五育”中,劳动教育可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具有综合育人价值。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显著优势,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本质要求。
加强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教育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未来,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立德树人的关键在于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教育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针对性、实效性。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教育环节中嵌入劳动元素,对于学生树立辛勤劳动观念、磨炼劳动意志、感受劳动精神、提升劳动自觉,感悟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实施劳动教育的路径选择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本质要求。实施劳动教育,关键在于把握规律、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重点在于科学谋划、优化协调、精准高效、扎实推进。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必须把握育人导向,坚持党的领导,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加强劳动教育;必须遵循规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体力劳动为主进行劳动教育;必须体现时代特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趋势,针对劳动新形态、科技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实施劳动教育;必须强化综合实施,拓展劳动教育途径,整合各方面资源落实劳动教育;必须因地制宜,结合自然、经济、文化等条件开展劳动教育。
推进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高校要在“三全育人”中实现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协调、相衔接,特别要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个主渠道、主阵地,让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实现铸魂育人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学理层面研究和阐释新时代劳模精神,邀请全国著名劳动模范进课堂讲劳动、讲劳动模范、讲劳模精神,让受教育者了解劳动、劳模、劳模精神,从而尊敬劳动、尊重劳模、弘扬劳模精神。
推进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严格讲,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过程和目标具有内在统一性。高校要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校专业教育课程要自觉强化劳动育人导向,自觉融入劳动要素,构建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劳动教育价值体系。同时,要加强劳动知识传授和劳动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
推进劳动教育与实习实践相结合。高校要注意统筹校内和校外资源、课堂和实践教学,引导受教育者在实习、实训、考察、调研中走进生产劳动一线,走进企业、社区、乡村,同广大普通劳动者交往、交流、交心,增进与普通劳动者的感情,拓展劳动知识,提升劳动技能,养成劳动自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劳动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从而为走入社会作好职业和思想准备。
推进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体现了新时代对劳动的新要求,是劳动教育需要追求的重要目标。高校要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帮助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增强诚实劳动意识,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要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完善“双创”教育体系,拓展“双创”教育空间,使“双创”教育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机会、平台。
推进劳动教育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中融入劳动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劳动习惯、感受劳动乐趣、享受劳动收获,这是劳动教育的最高境界。高校可通过工学结合、勤工助学、劳动体验等途径,培养学生劳动情怀、劳动意识和奉献精神。
总之,高校要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全面加强劳动教育,精心谋划、科学设计、合理安排,进一步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旗帜鲜明地反对不劳而获、贪图享乐的错误观念,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切实担负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任务,以时不我待、不负韶华的精神状态,落实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作者田鹏颖,单位:东北大学】
原载2020年第15/16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上一篇:高职扩招“赋能”乡村振兴
版权所有©拉斯维加斯lswjs0567 - App store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兰州东部科技新城园区大道一号
联系方式:0931-5323189
学院官微
学院官网
党建思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