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高校思政课重在协同效应

作者:lanke 时间:2019-04-04 12:06:35 点击:8971

习近平总书记继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之后,在日前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再次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可见,如何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类课程的协同效应,是当前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亟须借鉴协同理论、搭建协同平台、完善协同机制、营造协同文化。整合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协同体系,必须破解以下三个瓶颈问题:

一是打破“学科”与“学科”壁垒,提供有效学科支撑。在高校办学理念和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在目标和定位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隔阂,前者旨在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等为高校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学科支撑,而后者旨在通过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等为高校乃至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培养哲学社会科学专业人才提供学科支撑,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哲学社会科学所蕴含的思政育人功能,乃至一些哲学社会科学通识课的思政育人资源也未能得到很好开发,自然科学学科更是如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学科支撑广度和深度,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循环”,缺乏课程协同和创新的条件。

二是打破“课堂”与“课堂”壁垒,提供有效教学支撑。高校承担主要育人功能的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由于管辖部门不一、缺乏沟通联动机制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导致课堂分离。第一课堂除思想政治理论课外,重专业而轻德育,重知识而轻价值;第二课堂作为实践课堂,虽然通过主题教育、志愿服务等活动为大学生树魂立根、能力提升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但往往因为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及专家支撑而降低了第二课堂的教学效果,缺乏与第一课堂的“相辅相成”;第三课堂即互联网课堂是新生事物,由于目前对第三课堂的规律、特征尚未形成深刻认识,尤其是如何贴近学生发挥好第三课堂与第二课堂、第一课堂的育人协同效应尚未寻得科学方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不仅仅是第一课堂的事,还需要通过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协同运用,才能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增强其实践性、多样性、主体性和启发性,确保提质增效。

三是打破“部门”与“部门”壁垒,提供有效管理支撑。高校育人职能由不同部门承担,思政课教学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党委工作部门、教学科研管理部门等往往相互独立、各司其职,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机制、科学的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导致协同育人动力不足,思政工作在实际中也难以融入办学治校诸环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仅仅依靠党委宣传部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整合其他部门的优质育人资源,才能在实践中激发内生动力和外在动能。

综上,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各种育人元素和资源有效流动、形成铸魂育人协同效应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管理体系,要求思政课建设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从机制协同、队伍协同和文化协同等三方面发力,推动内涵式发展。

一是强化机制协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就高校而言,必须充分发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聚集“散落”在不同学科、不同课堂、不同部门的优质思政资源和元素,组织力量对遵循“三大规律”、引导“四个正确认识”等进行深化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通过第一课堂变革以及第二、第三课堂协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发展。

二是强化队伍协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高校一方面要通过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主体队伍;另一方面要以双聘、联聘、特聘等多元方式,整合校内外相关学科专业教师、专家学者和党政领导干部、学生工作和党务工作人员等,组建思政课教师协同队伍,并探索搭建人才队伍立交桥,实现主体队伍与协同队伍的双向支撑。

三是强化文化协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就高校而言,一方面要在宏观层面进一步倡导“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通过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优化教师教书育人荣誉体系等,多措并举营造“三全育人”的浓郁文化氛围;另一方面要在微观层面调动包括干部师生在内的各类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完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等多种方式,着力孕育“领导重视、教师善教、学生爱学”的思政理论课文化生态。(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夏建国)